1.幼儿的口罩怎么选?
通常来讲,1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。
口罩多少会造成孩子呼吸不畅,太小的孩子还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,容易导致孩子明明已经很难受了而大人却还不知道的情况。
病毒当前,保护孩子不受病毒入侵是第一要务,在确保孩子可以接受的情况下,1岁以上的孩子外出时都应该佩戴口罩,并且家长应注意检查孩子的呼吸情况。
虽然N95病毒防护力最佳,但是透气度也最差,不适合孩子使用。
所有类型的口罩,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,需要定期更换。不管外科还是医用防护口罩,口罩变湿或者被分泌物污染就换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孩子已经生病,出现异常烦躁或是异常安静的情况,最好不要戴口罩,以免给家长和医生观察孩子的状态造成困难。
孩子避免感染最好的方式仍然是在这段期间避免外出,避免和外来人群的直接接触,口罩是万不得已时的选择。
2.如何给幼儿物品消毒?
关于如何消灭新型冠状病毒,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表示,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,56摄氏度30分钟,冠状病毒就死亡了。除了高温外,乙醚、75%的乙醇,含氯的消毒剂,还有过氧乙酸等等,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优先推荐75%的乙醇(医用酒精)和含氯的消毒水(一般是指次氯酸钠「84」这类无机消毒液)擦拭地面、家具等。
对于孩子的常用物品,奶瓶、奶嘴等耐高温的,可以浸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5分钟,就可以完成消毒。
不耐热的玩具等物品,可以通过用酒精棉擦拭玩具表面的方式消毒。
孩子的衣物或者毛绒玩具,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清洗,来达到消毒的效果。
使用消毒产品时,务必要避免沾到孩子的眼睛和嘴,消毒后也要尽量静置一段时间,让刺激性物质挥发充分后,再与孩子接触。
3.如何让幼儿正确洗手
低幼孩子洗手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过短,一般来讲,用流动的水和香皂洗手15秒,可带走手上90%的细菌,持续洗30秒(和孩子一起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)可将手上99.9%的细菌全部带走。
不管到什么时候流动清水冲洗+香皂的方式都是首选。
父母带头自己这么做,孩子自然就会跟进。
普通香皂和杀菌香皂在对抗冠状病毒方面,杀毒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。有时候,不合适的抗菌成分还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,比如,两种被美国 FDA拉入黑名单的 「三氯生」「三氯卡班」。
做到有效的手部清洁要遵循以下12个字:勤洗手、半分钟、流水洗、要擦干。
4.幼儿饮食如何要注意什么?
专家表明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,56摄氏度30分钟,冠状病毒就死亡了。
因此,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食物要彻底煮熟,尤其是肉类和蛋类。
并且,生熟食品要分别用两块切菜板和不同的工具进行处理,盛放生熟食物的碗也不要混用 ;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都要洗手;做好饭菜后洗完手再去接触孩子。
另外,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,所以千万不要将大人吃过的东西给孩子吃,也不要直接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,这些过程都有可能在不经意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。
条件允许的话,最好全家实行分餐制,避免交叉感染。
5.带幼儿出门,如何防护?
少出门比什么都好!
如果必须要出门,尽量打车或自驾,少乘坐公交、地铁等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,如果路程近,步行是最佳选择。
大人和孩子都要戴好口罩,保证及时更换的同时,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外部,以免病菌转移到手部。
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等消毒产品,在孩子触碰外界后及时消毒,消毒彻底前尽量避免孩子吃手、揉眼睛、鼻子。
到家后要及时按照「七步洗手法」洗手,为幼儿更换外衣裤,大人也要一起更换,避免接触中将病菌传递给宝宝。
以上分享主要是面对0-6岁的学龄前幼儿,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,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关注一些适合的新闻报道,并和孩子讨论,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。
任何非常时期,都是一个国家人民最基本的精神体现,让孩子看到,不管遇到什多大的困难,都有那么多人在努力,在担当,众志成城。